2013底特律汽车展较新汽车玻璃

首先同这个项目可以看到,分布式能源的特点和优势,我们结合黄花机场这个项目有这么几项优势,第一节能减排效益,大家讲了,37%节能率。

对各种生产工艺要求的温度也是由几十度到几百度再到上千度不等的。一次用高温段发电,再一次用余热段供热,实现梯级利用。

2013底特律汽车展较新汽车玻璃

近年来,由于热泵技术的应用,冷热电三联供的应用,使得能源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逐步实现品位对应、温度对口、梯级利用。而50℃热水只能用来采暖空调或做生活热水。国际区域能源协会是1908年成立的,它致力于促进它的会员在提供可靠的、经济的、高效率的、对环境有利的、正确的区域能源方案方面,成为行业领先者。不论利用那一种能源,都存在着怎么才能利用得更好,就是利用率最高,产生的危害最少。再如:电能比50℃热水品位要高。

能源是分品位的,不论是一次能源,还是二次能源(经一次能源转换产生的。近三十年来,由于空调事业的发展,由分散供冷向集中供冷,现又向区域供冷发展,已形成一个趋势,特别是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已经出现几十万平方米甚至上百万平方米的区域供冷项目。在机场,一般有23%的能源用于照明,21%用于制冷,20%用于制热,19%用于机器操作,比如行李传送带还有登记服务等等,另外的10%用于餐饮服务,5%用于电脑和其他的电子设备,剩下的2%用于热水。

通过计算会发现如果使用三联供每年二氧化碳减排量能够下降57%,这非常有利于环境保护。北京冬天非常寒冷,夏天非常热,超过26、27度,当满足一定的指数(曲线)要求就可以用三联供。欧洲的模式跟韩国、日本差不多,大部分都是用第二种,就是EDM。但是如果使用三联供的话,实际上三联供所有的设备都是一直在运行的。

前两个是固定的,只要使用三联供系统就可以节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中国和欧洲在这一领域还是不太一样,不同的国家肯定会用不同的方法,这是在不同地区使用三联供的不同方式。

2013底特律汽车展较新汽车玻璃

这是因为燃料成本很高,但是销售价格太低。这个数据是比较标准的机场能耗数据。如果有三联供,就不一定需要电力的备份系统了,这是三联供的一大优势。可能全世界所有机场当中也就只有几个用过几次。

冷热电三联供一个最好的应用是在机场里面,机场的三联供可以带来能效,也可以带来经济利益,我还将介绍一下运营战略,以及瓦锡兰的解决方案是什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只有当节省那部分能源的资金大于之前的投资,投资者才会去投资。温度条件非常重要,它的天气变化应该是非常剧烈的,要有很寒冷的冬天,比如北京的天气情况。其次,就是机场的能源强度,也就是说每人平均的能源消耗量是一个关键的参数,必须用总能耗除以机场人数,然后得出能源强度。

CCHP运营战略我不知道大家对三联供到底有多熟悉,运营三联供有两个主要方法,第一个是TDM,也就是按热需求管理。说到制冷制热就需要耗能,制热的话机场装机容量要达到50-160 Wh/m2。

2013底特律汽车展较新汽车玻璃

这里非常重要的是在三联供厂当中,我们不是专门为了用电峰值的时候来设计的。当然了,每个技术都有自己的问题,包括政府监管的问题,能源供应的问题。

但是冬冷夏热并不是足够的条件,我们要确保冷热电三联供,而不仅仅是热电联供。首先,通过公式可以算出一次能源节约率,即不用三联供的一次能源燃料减去使用三联供的燃料消耗,除以一个系数就可以得到一次能源的节省率。如果电价低的话,不用做三联供直接去买电就可以了,这是EDM。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做三联供非常困难,实际上投资、保养的成本有时候会比节能的成本要高。机场使用CCHP的优势在机场,三联供系统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技术,我也看到上海的机场在过去也在用。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学道理。

中国的机场如果想用三联供技术,需要知道机场的位置在哪里,属于七个电网当中哪个电网公司,这样才会得到二氧化碳排放的数字。用热电联供可以节省约每人100瓦小时的能量。

也就是说他们的电厂不是为了满足热需求,而是为了满足电力需求。可以通过运算公式,在机场附近设计能源中心的时候进行一些计算。

中国的产出实际上是满足热源需求,其他可能就是一个副产品,最多满足热的需求。当然这里面可能还有其他的成本,比如维护和保养的成本。

三联供在机场有什么优势呢?整体来说,不仅仅在机场,三联供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能效,可以减少燃料,因为使用了较少的燃料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且还可能会产生经济效益。我们要保证用发电厂的热供热并且产生冷却水。因为在传统电力系统当中有很多东西投了钱根本就不用。而且在一年之内冷却水的量应该是稳定的,在冬天制暖超过制冷,在夏天制冷超过制暖,所有这些都从供热中获得。

如果用三联供,机场可以大量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且还能节省能源,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另外一个是EDM,即能源需求管理。

如果你做的足够好,能够充分利用该机制。比如跑道之间灯光出现问题,就需要一些备份系统

会上领导、专家及相关企业就我国热电冷三联供及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最新政策、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案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发表了真知灼见,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力促我国热电冷三联供及分布式能源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尽管我国热电联产和热电冷三联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其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2010年4月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对〈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的函》,《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1年,拟建设1000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处处长杨雷、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王振铭、国务院参事研究员徐晓东、瓦锡兰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范鲁可、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等业内领导、专家以及相关企业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而以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为基础的分布式供能方式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是目前分布式能源的主要利用方式,其经过能源的梯级利用使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80%以上。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能源网携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瓦锡兰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2011年1月6日,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提出,十二五时期,火电仍然是我国的主力电源,同时提出今后火电发展的重点方向,其中强调要重点发展热电联产或热电冷联供。

到2020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城市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并拟建设10个左右各类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中国能源网讯 中国 北京 4月12日 以建设低碳城市 合理利用清洁能源为主题的2011热电冷三联供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圆满落幕。

截止到2009年年底,我国的热电联产机组装机容量已达到9059万千瓦,占我国总电力装机容量的10%以上,同时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2011热电冷三联供技术研讨会现场2011热电冷三联供技术研讨会现场众所周知,天然气是一种高热值、低排放、低污染的清洁能源,它不但储量丰富而且环保。

相关推荐